查看原文
其他

四本《三体》剧本杀上市,科幻+剧本杀跑出新赛道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2-11-20

第3665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疫情以来,实体娱乐行业受到冲击,曾经一度火热的剧本杀行业在停业、闭店中“渡劫”,监管之下,行业泡沫逐渐挤压,剧本杀行业正在蜕变焕发新机。科技热、科幻热的大背景下,科幻类剧本杀顺势脱颖而出,原创本、IP本数量显著增长,为科幻剧本杀影视化、产业化提供了参考样板。



作者 | 张琳(文化产业评论作者、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近日,刘慈欣官宣VR版《三体》即将上线,网飞剧版《三体》第一季也已经杀青并透出了片花物料,可腾讯剧版《三体》却迟迟未传来定档消息。然而,腾讯的《三体》IP开发之路并未停滞不前,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四本腾讯动漫官方授权的《三体》系列剧本杀,包括葵花工作室和小剧一场发行的《三体·最终决议》、梦墨绘梦馆和剧盟侦探推理社发行的《三体·弥散的回音》、稻草人工作室和开封府发行工作室发行的《三体·战栗的竖琴》、探案笔记发行的《三体·永恒纪元》。



文化产业评论(ID: whcypl)分析发现,科幻类型作品正在抢占剧本杀赛道。像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科幻小说《闭环》等作品也都改编成剧本杀作品,科幻网剧《幕后大玩家》在正式上线前也先发行了剧本杀作品《祂的凝视》,目前科幻IP开发链俨然已经将剧本杀当作重要孵化形式。


当我们再次聚焦科幻剧本杀垂类市场时,我们发现从剧本杀为始再到剧集、电影等其他文化产品的孵化有一定前瞻意义,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分析科幻剧本杀赛道的现行状况和其商业化布局,为科幻IP的未来开发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科幻类剧本杀数量剧增探索行业新增长点


近两年,市场上科幻类剧本杀数量剧增。根据线下剧本杀交易平台“黑探有品”统计,2019年科幻题材剧本总数量50个,总销量2094套;2020年科幻题材剧本总数量87个,总销量4471套,同比增长一倍以上,这与行业飞速发展的整体态势相关。


科幻剧本杀也为科幻产业化发展开辟一种全新模式,像科幻小说《闭环》《提托诺斯之谜》等均已改成剧本杀形式,而像《流浪地球》等科幻影视项目也进行剧本杀改编,一些科幻项目如《三体》等更是将剧集、电影与剧本杀等同时开发,盯准科幻剧本杀赛道的玩家越来越多。


△不完全统计,数据来源:网络


通过梳理一些市面上的科幻类剧本杀信息,我们从IP角度、题材类型、游戏时长和玩家人数等纬度来分析科幻剧本杀的市场现状。


从项目开发角度来看,科幻类剧本杀IP来源种类丰富。市场上不仅有纯原创的《光年之外》《正在载入》等作品,而且IP系列化开发渐成趋势,如《周游记》《解析者》等属于剧本杀系列开发,《流浪地球》《在劫难逃》等作品则是依托于影视IP,还有一些传统的科幻小说被改编成剧本杀,如《星落五丈原》改编自知名科幻作家付强的冷湖奖获奖作品《闭环》等。



从题材上看,内容不仅包含了太空战舰、机器人、外星人等类型,而且《虚拟游戏》《祂的凝视》等新本子中更是出现了赛博朋克、虚拟现实等元素,总体来看科幻类剧本杀在类型上大多为推理、还原和本格,还有些作品还包含了情感、欢乐、机制等多种组合。


从参与人数和游戏时长的纬度来看,大多数项目参与人数在5-8人之间,人数比较多,属于较大体量的本子,游戏时长大约都在5小时左右,其中《解析者2》的游戏时间最长达到7小时,像科幻类剧本杀很强调玩家的体验感、参与感和游戏感,所以游戏时长相较于其他类型剧本杀比较长。


整体来看,科幻类剧本杀正在与时代背景、科技发展等呈现更多新式表达,渐渐随着剧本杀监管严格,各种媚俗、惊悚等题材将会受到严重管制,科幻题材相对来说是一个蓝海市场,市场增长潜力很大,也能为科幻项目影视化提供IP储备。


从《三体》到《祂的凝视》

科幻类剧本杀影视化有何闪亮之处?



近来,“剧本杀+影视”热度不减,影视化的标签能为剧本杀带来营销推广反哺剧本杀销量,剧本杀也能为影视剧提供大量素材改编参考。阿里旗下的大麦发布剧本杀业务布局的动因之一,就是聚焦影剧IP跨屏改编,联动产业大文娱协同发展,相对而言科幻类就是一个比较优质的切入口。


首先,科幻类剧本杀具备影视化的优势。


从剧本杀市场和影视市场来看,科幻类作品都算是一个比较新的赛道,影视+剧本杀联动的形式能够帮助产品触达更多受众。


剧本杀中最受欢迎的怪力乱神类和无限流大逃杀类的本子由于审查等因素本身就无法进行影视化,而科幻题材就能很好避免这一问题,尤其在强调科技发展、推崇元宇宙概念的大背景下科幻类剧本杀有一定流行趋势和关注度,基于此进行影视化改编的科幻类剧本杀会自带一定程度的便利性。



从近年来上线的科幻剧集来看,《开端》《致命愿望》等均属科幻+悬疑类型融合的作品,尤其是《开端》《在劫难逃》等剧的火爆,让市场对于科幻+悬疑类型作品拥有更多期待,一些待上线的一些科幻项目中如《仿生人间》《玩家》和《幕后大玩家》等剧集也均涉及了悬疑内容。


未来科幻+悬疑的剧集赛道可能会涌入更多玩家,但目前《开端》《在劫难逃》《仿生人间》等作品都属于原创项目,开放周期较长,而一味依靠原创很难短时间内撑起该赛道,若想搭乘科幻、悬疑市场发展的红利期,选择改编是一种效率更高的方式。从改编角度来看,剧本杀本身就是一种带有推理性质的游戏,自带悬疑推理的内容特性契合悬疑影视作品的内容要求,所以在科幻悬疑内容赛道中科幻剧本杀拥有其独特的改编优势。


另外,以往一些科幻作品会陷入观众“特效大片”的批评中,科幻影视作品要带给观众一种美好的沉浸式体验,其中最直观、最重要的就是影像风格和场景氛围,而科幻剧本杀游戏中的场景设置等都极其强调沉浸感,因此科幻剧本杀可以为其影视化风格和基调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次,科幻类剧本杀对于科幻IP的打造和商业布局上也有一定启发意义。


由轻至重以适宜的节奏进行开发科幻IP是性价比更高的一种方式。因为相对于科幻类的剧集、电影等其他文化形式来说,科幻类作品的剧本杀成本更低,也就是说倘若想做一个科幻电影项目是风险极高的,但若拿相同内容的剧本杀做市场测试就是性价比很高的一件事,并且可以根据市场反馈进行修正。


剧本杀作为一种直接to C的产品,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可以直接反映到剧本杀的相关数据上,我们可以根据剧本杀的销量、玩家体验反馈等数据为原IP定级评估,以科学评估其项目的可开发性和市场趋向,像《祂的凝视》等作品就是先上市了剧本杀再上线剧集、电影等,遵循这一流程的市场布局显然是更有策略性。


IP商业化布局

中国科幻走到了哪一步?


得益于科幻类剧本杀的影视化优势,现在以剧本杀等形式进行改编的科幻IP也有增长的趋势,并且涉及了影视、动画等多种IP衍生品。


以科幻类剧本杀而言,其以一种真人游戏的方式让参与游戏的玩家去演绎、感受一种限定体验,所以较其他形式的科幻作品来说,剧本杀的体验性、游戏感更为明显,与科幻类型受众的需求有一定契合。


目前市场已经上市发行的科幻IP本《时间里的回响》《祂的凝视》《流浪地球》《三体·最终的决议》等多部作品,在中国科幻IP生态中剧本杀已经成为一种重要形式。



△不完全统计,数据来源:网络


通过梳理近年来中国科幻类IP作品,我们发现科幻剧本杀IP正在显现其新生力。


一是从原IP角度来看,科幻类剧本杀已经与小说等一同变成了科幻原始IP。


目前,科幻作品的原IP开发涉及剧本杀、剧集、电影、小说、舞台剧、动画等多种类型。此前如《三体》《球状闪电》《火星孤儿》等硬科幻项目是由小说作为原IP为核心开发,而《幕后大玩家》《周游记》等均是以剧本杀为首发形式进行打造科幻IP,剧本杀正在成为科幻IP改编的一种新选择。



二是从相关IP衍生品角度来看,科幻剧本杀不仅正在进行系列化开发,也已经成为其他IP开发的重要产品之一。


像《周游记》《解析者》是剧本杀系列进行孵化科幻IP,而像《三体》《时光代理人》等作品均开发了剧本杀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流浪地球》的剧本杀是在其IP电影化以后上线的,小说《时光代理人》的剧本杀作品《时间里的回声》也是在其小说IP动画作品上线后再上市的,这其实是IP想要借助影视、动画等传播速度更快、更精准的方式来将剧本杀产品推向市场,实现相互之间的良性协作,进而拉动票房或是产品销量,剧本杀渐渐成为科幻IP商业化布局的重要一环。



结语


无论是成为原IP、作品系列化开发或是成为相关衍生品,我们都可以发现科幻类剧本杀的产业布局都愈发完善。《幕后大玩家》等项目以实践的方式为行业呈现了一条从科幻剧本杀为始再到剧集、影视等产品的全方位布局,行业正在探索一条科幻IP的本土化开发模式。


“中国科幻宇宙”的呐喊声由来已久,大多局限于高昂的成本难以执行,但从《流浪地球》《三体》《球状闪电》等项目逐渐筹备上线后,大家越来越对中国科幻有信心,而且在智能技术、元宇宙等概念火爆的今天科幻内容的出现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备打造完备科幻IP商业链的环境,科幻类剧本杀也在天时地利的加持下正发挥着更多作用。




 话题互动 您对科幻类剧本杀发展前景有何看法?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加入私密社区 
 推荐阅读 
 主题阅读 

五部门出手规范密室逃脱、剧本杀,剧本内容要备案

☉从风风火火到批量倒闭,剧本杀还能走多远?

☉杀猪盘、荤本教学,剧本杀为何堕落?


 推荐收听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请给张琳打赏,您的打赏,平台都会给到作者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